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团委共有共青团员222人(包括保留团籍的党员74人),35岁以下青年1755人。下设7个直属团组织,其中团委1个(所属团支部12个)、团支部6个,兼职团干部52名。
坚定理想信念 引领青春奋斗
坚定的理想信念犹如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引导团员青年脚踏实地、步履不停。市政总院团委,紧紧抓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个关键,通过多种形式把牢把稳青春航向。
全面加强理论学习,精准发力学有所获。市政总院团委以四个专题为核心,通过团员青年线上学、支部书记专题学、原文原著对比学等方式,邀请市政总院党委副书记为青年授课,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与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等贯通起来,切实将党和国家战略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体现在工程设计思路上。完成22期“青年大学习”,19名团干部讲授专题团课。
扎实开展主题实践,学思践悟贯穿始终。依托“金色启航”青年学习论坛,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团十九大精神,结合运用“四步”学习法开展交流研讨,引导团员青年大讨论。在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沉浸式精神洗礼,在市政总院参建的重大项目中思索创新路径,凝聚团员青年投身大国工程建设的磅礴力量。
深化创新创效活动,引领青年奋勇争先。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北控集团第三次团代会精神、市政总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凝聚改革发展的青春力量。开展科技创新系统性调研,梳理青年参与创新发展的成长路径,为深化创新工作站孵化作用提供基础。推荐优秀青年走上土木工程学会、“青年规划师眼中的京津冀”论坛,分享创新理念、展现新时代市政总院青年的良好形象。
推动实践育人 注入青春能量
围绕提升大局贡献度挖掘工作载体,积极拓宽工作力量来源渠道,引领青年在岗位实践中长志气、增骨气、蓄底气,着力锻造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福祉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深耕城市发展建设。持续推进新员工导师指导工作,在“老带新、新促老”过程中实现思想碰撞、技术传承。保障北京地铁16号线、东六环改造盾构隧道、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右线隧道贯通,王家摆特大桥、文昌大桥、京雄大桥竣工通车。
投身数智改革创新,助力企业科改转型。以“科改示范行动”为牵引,发挥团员青年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强的优势,组建BIM学习小组,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建立“一条生态链”“一体化解决方案”“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的BIM项目设计管理体系,共培养青年BIM工程师十余人,在各项BIM大赛等系列比赛中获奖11项。
闻汛而动奔赴一线,展现青年担当作为。北京“23.7”特大暴雨后,青年团队第一时间赴房山灾区调查评估,在“急难险重”项目中组建“青年突击队”,保障6座再生水厂恢复通水、240条道路抢通提升。选派优秀青年加入北控集团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前往受灾严重地区全力以赴投身防汛抢险救灾一线,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
服务青年成长 盘活青春资源
市政总院团委坚持将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坚持以青年为本,把服务与成才紧密结合,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激发青年创新创效动能。
抓实骨干人才培养,打造青年英才队伍。把准价值创造需要,发挥市政总院创新工作站示范带动作用,参加北京市绿色发展及碳达峰碳中和大宣讲,攻关课题6项,发表论文4篇,取得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个。蓄力市政总院科改示范工作,30个青年集体申报“服务+研发”众创团队,最大化激发团员青年创新创效活力,实现自身价值。联合人力资源部打造青年英才队伍,共完成70名青年人才入库工作,全年组织培训9次。
关心关爱团员青年,用心用情关怀成长。广泛开展青年职工与党组织书记、专业总工面对面活动,讲发展、鼓干劲、解困惑,调动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关注青年统战对象,推荐加入党外人士创新工作室。为困难青年送温暖、献爱心,慰问2名困难青工和东六环项目青年集体,为1名困难团员募捐。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开展五四系列活动,联合工会、悦思读书会开展读书活动,协助策划《我的爸爸妈妈是工程师》系列公益科普类研学活动,保障市政总院“新中国大工匠智慧——新首钢大桥”主题展览,在工作实践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做勇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青年。举办第一届“总院青年说”演讲比赛,28名青年走上宣讲台,传递后浪声音,8名青年在北京“三师”演讲比赛中获奖,1名青年在北控集团职工宣讲中获优秀作品奖,并进入国资委宣讲比赛,展现市政总院青年员工精神风貌。
下一步,市政总院团委将进一步扎实落实北控团委和市政总院党委关于青年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适应共青团工作新变化,服务企业发展新要求,把握团员青年新特征,强化对青年的引领凝聚、组织动员和联系服务,团结带领市政总院青年在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